该区去年共完成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.09亿元,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42%。目前,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基本完成“四纵两横”路网建设,水电、通讯、排污等配套基本覆盖入驻企业。东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日益完善。
广西防城港市昌海木业有限公司2013年初入园,考虑到年产值没达到2000万元归列规下企业,港口区从其开始,就给它设定一个规上的目标,并从各方面予以培育和关照。在建设过程中,为企业向自治区争取到中小企业专业扶持资金70万元,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融资,向银行贷款3500万元;尔后还组织人员外出帮企业招工。项目因而得以快速建设,原本要1年工期建设,结果只用7个月就建成,并于当年10月投产,当年实现产值1.2亿元,成为一个当年开工、当年建成、当年投产、当年见效的成功典范。而像类似在规下水平徘徊的企业或目标项目,然后通过服务提升成功进入规上行列的,全区全年共有8家。目前,该区规上工业企业为58家,其中百亿元产值企业2家、十亿元7家、亿元35家。
不独如此,该区还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等企业服务机构为平台,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,为企业提供“保姆式”的全天候服务。
2013年,在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下,港口区工业企业加大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,企业解决行业核心、关键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,形成了一批具有原创性、高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。盛隆公司主导起草的广西首个钢铁类地方标准《钢筋混凝土用耐腐蚀含镍铬带肋钢筋技术规程》自2013年1月31日开始实施,对推广应用耐腐蚀钢筋、推动广西乃至全国钢铁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。
“将企业生产中的废弃物‘吃干榨尽’,才是我们港口区发展工业的最终目的。”港口区区委书记梁宗勇说。
不只是为了降低高能耗,更多是为了企业效益。为此,他们从项目引进开始,到产品生产进入市场,环环相扣,步步穷追,无缝延伸,紧扣拉长产业链的主题,确保彻头彻尾地“吃干榨尽”。继盛隆冶金、中冶十九、雅美好饲料、中一重工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2013年该区又有华欣建材和中能生物2家企业获得认定,全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,居全市之首。
来源:中国水运网